
(原文發表于9月9日,作者為世界報的記者Von Lutz W?ckener,文章內容不代表譯者觀點)
德國男籃憑借其深厚陣容的(de)高質量表現,在正開(kai)打的(de)歐錦(jin)賽中(zhong)仍保持不(bu)敗。而斯(si)洛(luo)文(wen)尼亞(ya)男籃則只(zhi)能依賴其獨(du)樹(shu)一幟(zhi)的(de)超(chao)級(ji)球星,打出(chu)令人感(gan)到瘋狂的(de)表現。在接(jie)下來(lai)的(de)四分之(zhi)一決賽中(zhong),這(zhe)場整體(ti)實力懸殊的(de)對決即(ji)將上演。
從本質上說,職業體育運動的成功建立在三大支柱之上:天賦、訓練和意志/紀律。在頂尖領域,主要聚集的是那些在這三個前提條件上表現都特別突出的運動員。少數人滿足于將天賦與高強度的訓練量相結合,還有些人僅憑天賦和強大的意志力就能達到最高水平。而通常最受球迷歡迎的,是那些通過大量訓練和鋼鐵般的意志力取得成功,從而贏得其生涯成就的球員。總而言之,這三項中至少必須具備兩項。除非,你是盧卡-東契奇。
在如今這個時代,可能沒有哪位體育明星能在職業生涯中走得如此之遠,卻對自己與生俱來的能力開發得如此之少。這(zhe)位斯洛文尼亞球(qiu)星在(zai)12歲時(shi)就被視(shi)為籃球(qiu)神(shen)童(tong),直至今日,人(ren)們(men)依然能(neng)在(zai)比賽之外看到他非凡的(de)能(neng)力和舉重若輕的(de)天(tian)賦(fu),尤其是(shi)他看似百無(wu)聊(liao)賴地將球(qiu)從荒謬(miu)的(de)距離投入籃筐時(shi)。有時(shi)用單手,有時(shi)用雙(shuang)手,或是(shi)以(yi)高弧(hu)線投至訓(xun)練館屋(wu)頂下方,或是(shi)平直地空心(xin)入網。東契奇的(de)天(tian)賦(fu)是(shi)獨一無(wu)二(er)的(de),這(zhe)使他成為了超級巨星,但正如天(tian)才們(men)常有的(de)情況,瘋狂也從未遠離。
目前,東契奇正隨斯洛文尼亞男籃駐扎里加參加歐錦賽。不過,這句看似無關痛癢的話其實相當大膽。實際上,是國家隊跟隨著東契奇一同征戰。很快,東(dong)契奇將(jiang)在四分之一決賽中對(dui)陣德國男籃。眾所周知,籃球是(shi)一項團隊(dui)運動,因(yin)此這位效力湖人的(de)超級(ji)巨星在接下來(lai)的(de)第七場錦(jin)標賽中,身旁將(jiang)再次配(pei)備(bei)四名(ming)配(pei)角作(zuo)為隊(dui)友。這種(zhong)說法(fa)聽起來(lai)夸張(zhang)?讓我們看(kan)看(kan)近期東(dong)契奇統治(zhi)級(ji)表現的(de)數(shu)據(ju)。
在對陣意大利男籃的八分之一決賽中,第一節結束時斯洛文尼亞男籃以29比11領先。東契奇這位26歲的獨奏家單節砍下22分,不僅是對手全隊得分的兩倍,甚至超過了場上所有其他球員(包括斯洛文尼亞男籃和意大利男籃雙方隊員)的總得分之和。
半場結束時(50比40),東契奇的個人得分達到30分,全場結束時則砍下42分,這最終為84比77的勝利貢獻了半壁江山。毫不意外,東契奇是本屆歐錦賽中最耀眼的超級巨星。在迄今的六場比賽中,東契奇共斬獲204分,他與本屆賽事得分榜第二名之間的差距很能說明問題:芬蘭男籃的馬爾卡寧僅得到156分。
德國男籃擁有多種武器,而斯洛文尼亞男籃僅有一種
斯洛文尼亞男籃的比賽是一場獨角戲,因此與德國男籃形成了完全相反的局面。至(zhi)今保持不(bu)敗的(de)(de)德國(guo)男(nan)籃不(bu)僅擁有小瓦(wa)格(ge)(ge)納(魔術)和施(shi)羅(luo)德(國(guo)王)兩(liang)位NBA球員作為杰出核(he)心,更以其陣容的(de)(de)深度質量(liang)見長(chang)。東契奇平(ping)均每場比賽(sai)(40分(fen)鐘)要出戰33.4分(fen)鐘,而施(shi)羅(luo)德為27.3分(fen)鐘,小瓦(wa)格(ge)(ge)納甚至(zhi)得到了更充分(fen)的(de)(de)休息,場均出場時(shi)間為23.5分(fen)鐘。
“要擊敗德國男籃,我們需要打出完美的比賽,”東契奇在四分之一決賽前如此說道,這番話可能主要是在指他自己。隨后,東契奇略帶羨慕地補充道,目光投向了對手的陣容:“他們打得非常出色,小瓦格納是主角,是發動機,但同時他們還擁有如此多的武器。”
德國男(nan)籃主教練阿萊(lai)克斯-默布魯(因病情與助理(li)教練阿蘭-易卜(bu)拉希馬吉奇分(fen)擔主帥職責)可以根據(ju)比(bi)賽情況和對手(shou),深入調動陣容(rong),幾乎無(wu)需磨合就能(neng)啟(qi)用實力相(xiang)近的替(ti)代球員(yuan)。
這一點在八分之一決賽對陣葡萄牙男籃的比賽中得到了充分體現。當小瓦格納、施羅德、奧布斯特和其他德國隊投手們始終無法將球投進籃筐時,德國教練組啟用了馬奧多-羅,他替補登場后順風順水地決定了比賽,并帶隊取得了一場符合身份的勝利。德國男籃擁有一支出色的團隊,而斯洛文尼亞男籃則是擁有一位獨樹一幟的超級巨星。
正是這種截然不同的建隊方向和理念,使得這場四分之一決賽的對決如此引人入勝。再加上比賽所承載的賭注:一場勝利將等同于明確確立其冠軍熱門地位。隨著塞爾維亞和法國的出局,德國與斯洛文尼亞的這場對決仿佛一場提前上演的決賽。在不低估字母(mu)哥率領的(de)希臘男籃和申京的(de)土(tu)耳其男籃的(de)前提下,斯洛(luo)文尼亞對德國來說也很可能是本(ben)屆(jie)賽事剩余的(de)最高障(zhang)礙。
控訴書:太懶、太胖、太安逸
盡管東(dong)契奇(qi)在(zai)效力獨行俠和(he)湖人(ren)的七個NBA賽季中(zhong),作為五屆全明星球(qiu)員(yuan)迄今為止只(zhi)收獲了個人(ren)榮譽,但這(zhe)位前南斯拉夫籃球(qiu)職(zhi)業(ye)球(qiu)員(yuan)之子其實也在(zai)其生涯履歷中(zhong)增添過團隊成就。東(dong)契奇(qi)在(zai)青少年(nian)(nian)時期曾(ceng)隨皇家(jia)馬德里(li)三度奪(duo)得西班牙(ya)聯(lian)賽冠軍(jun),兩次杯賽冠軍(jun),并于2018年(nian)(nian)贏得歐(ou)洲聯(lian)賽冠軍(jun)。2017年(nian)(nian),東(dong)契奇(qi)更(geng)是意外地(di)率領(ling)斯洛(luo)文尼亞男籃斬獲歐(ou)錦賽冠軍(jun)。
盡管東契奇個人能力出眾,但過去幾年在團隊層面除了2024年率領獨行俠闖入NBA總決賽外再無更大建樹,這與其非凡的潛力其實并不相稱。不過,對許多觀察者來說卻絕非出乎意料。
東契奇的過失與疏忽清單實在太長,控訴書可以總結為:太懶、太胖、太安逸。東契奇不負責任地浪費自己的天賦,缺乏紀律性,長期不守時,其行為舉止為團隊樹立了糟糕的榜樣。他(ta)缺乏領導才(cai)能(neng),因此無法超越當前這位炫目(mu)魔(mo)術師的(de)現(xian)狀。
關于東契奇惡習的傳聞和軼事數不勝數。若聽信其最嚴厲批評者的言論,人們可能會以為東契奇實際上最熱衷于趿拉著拖鞋、一邊抽煙喝罐裝啤酒一邊打牌度日。事實上,他曾主動塑造過這種花花公子的形象。體重問題和體能不足每年都顯而易見,而牌桌上的一些狂歡聚會也有圖像資料為證。
從“盧卡魔法”到“瘦身盧卡”
這種不職業的態度在今年初導致了他在獨行俠時代的突然終結,東契奇本被選定在獨行俠作為德國籃球名宿諾維茨基的接班人開創一個時代。然(ran)而,球(qiu)隊管理層卻在(zai)二月份采(cai)取(qu)了斷(duan)然(ran)措施(shi),以(許多人(ren)認為的(de))低(di)于其價值(zhi)的(de)價格將他交易至湖人(ren),換來了安東尼(ni)-戴維斯。
即便在新東家,舊的指責也迅速找上了他。東契奇雖然打出了精彩的表現,卻未能與超級巨星勒布朗-詹姆斯一起將球隊帶得更遠。季后賽首輪即告(gao)出局,東(dong)契奇(qi)的(de)信用已然耗盡,主(zhu)帥雷迪克在分(fen)析(xi)中異常(chang)直(zhi)接地批評了東(dong)契奇(qi)的(de)防守(shou)表現和體能狀況(kuang)。
正是東契奇的新球隊接手了他休賽期的訓練計劃。在一支由營養師、理療師和體能教練組成的團隊指導下,這位散漫的天才不得不彌補自己的短板。他開始實行間歇性禁食,通過堅持食用雞蛋和雞肉,每日攝入至少250克蛋白質。自那以后,米飯或面條變得罕見。為對抗饑餓感,堅果成了他隨身攜帶的零食。
最初流出的照片讓籃球世界為之震驚,“盧卡魔法”變成了“瘦身盧卡”。人們從未見過他如此健碩,他本人也對自己全新的形象給出了積極評價。東契奇表示自己睡眠更好、表現更高效、感覺更健康,并為十月份開始的NBA新賽季埋下了一個極其引人注目且備受討論的問題的答案:東契奇如此出色的發揮,是得益于還是不敵其不職業的生活方式?換言之:他是否需要那些放縱行為才能激發非凡表現?還是說香煙、啤酒和快餐阻礙了他成為史上最偉大籃球運動員的終極蛻變?
在本屆歐錦賽上,前來觀戰的湖人管理層尚未察覺到初步的好轉跡象。特別是在小組賽前兩場對陣波蘭(95比105)和法國(95比103)的失利中,一切似乎照舊:東契奇以34分和39分的驚人得分高效輸出,籃板和投籃命中率數據亮眼,但最終體能似乎依舊耗盡。一切如常,只是他現在看起來狀態更好了。
原文(wen):Von Lutz W?ckener
編譯:李太白